requestId:68c9ac7e5f7fd5.86024060.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25年1月13日(星期一)上午10時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介紹2024年全年進出口情況,并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實錄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2024年全年進出口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先生,綜合業務司負責人林少濱先生。
現在,先請王令浚先生作情況介紹。
2025-01-13 10:01:12
海關總署副署長 王令浚:
謝謝主持人。各位記者朋友,新年好!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非常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海關工作的關心、關注和支持。
我先從一張報關單說起,這是2024年8838萬份報關單中的最后一份。它是一批從深圳發往日本的翻譯耳機,雖然這批貨物價款不高,但它卻為2024年中國外貿的進出口畫上了一個圓滿句號。
2024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外貿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實現了總量、增量、質量的“三量”齊升。從總量看,連續跨過42、43兩個萬億級大關。去年,全年進出口總值達到43.8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我國作為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更加穩固。我國已經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外貿“朋友圈”越來越大。從增量看,我國去年外貿增長規模達到了2.1萬億元,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外貿總量。目前看,我們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也是較快的。從質量看,進出口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高技術產品增勢良好,自主品牌福斯零件出口創歷史新高,跨境電商等新型貿易業態蓬勃發展。
成績來之不易。2024年外貿順利實現質升量穩的目標,根本保證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審時度勢及時推出了一攬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穩定外貿促增長的“組合拳”。同時,也離不開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離不開千千萬萬外貿從業者的辛勤付出。
海關是我國外貿發展的見證者、記錄者,也是參與者、促進者。2024年,海關監管進出口貨物達到了56.03億噸,進出境運輸工具3991.7萬輛次。面對潮水般的人流、物流,我們始終牢記守國門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責,用智慧海關構筑起現代化監管制度的堤壩,把各類疫情疫病、違禁品、不合格商品都攔截在國門之外,牢牢守住安全底線、監管紅線,維護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
我們始終牢記高質量發展這一新時代的硬道理,出臺并實施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通關便利的16條措施和海關支持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新時代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等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的措施上百項,擴大政策組合效應。部署在20個城市開展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口岸營商環境。深化海關監管制度創新,全力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自貿試驗區等各類開放平臺創新發展,以高水平開放助推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干字當頭、奮發有為,以智慧海關建設、“智關強國”行動為總抓手,以更大力度抓改革、以更嚴監管保安全、以更實措施穩外貿、以更高標準促開放,守國門、促發展,當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國門衛士。
我先簡單介紹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記者朋友的提問。謝謝大家!
2025-01-13 10:11:41
邢慧娜:
請大家舉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2025-01-13 10:12:19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2024年是我國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最關鍵的一年,剛才您介紹了2024年我國的外貿實現了“三量”齊升,想請問一下,去年我國外貿在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特點和亮點?謝謝。
2025-01-13 10:14:汽車零件報價50
王令浚:
謝謝您的提問。高質高量才是高質量,缺一不可。先從量來說,剛才我說了,去年我們的進出口總值達到43.85萬億元,增長5%,這個規模比“十三五”收官之年的2020年增加了11.63萬億元,這個增量已經是“十三五”期間五年增量的1.5倍。世界貿易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我國出口和進口占國際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14.5%和10.5%,同比分別提升0.3和0.1個百分點,我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再從質來說,我國外貿主要呈現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結構更優。我國出口產品的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去年機電產品的出口增長了8.7%,占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了0.9個百分點,達到了59.4%,其中高端裝備出口增長超過4成。進口產品持續多元有效供給,機電產品進口增長7.3%,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了5%,其中能礦產品從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口的比重提升0.3個百分點。
二是“新”意更足。2024年,我國新產品新業態新品牌不斷涌現,外貿含“新”量不斷上升,更多高科技屬性的新產品加速出海,電動汽車、3D打印機、工業機器人出口分別實現了13.1%、32.8%、45.2%的增長。跨境電商新業態全年進出口達到了2.63萬億元,比2020年多了1萬億元。自主品牌圈粉無數,占我國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到了21.8%,國貨潮牌在世界各地刮起了“中國風”。
三是主體更強。2024年,我國有進出口記錄的經營主體近70萬家,數量再創新高。去年中國海關在深圳承辦了第六屆全球“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大會,越來越多外貿企業乘勢而上,擁有了AEO這一塊全球通行的“金字招牌”,截至2024年底,我國AEO企業數量達6338家,比2023年底增加了612家。
四是伙伴更多。我們的貿易伙伴遍天下,2024年,我國對聯合國統計分組中幾乎全部國家和地區都有進出口記錄,其中出口和進口伙伴分別比2023年增加了1個和4個,對160多個伙伴實現進出口增長。
一句話,2024年,我國外貿既有量的合理增長,又有質的有效提升,是“貨真價實”的高質量發展。謝謝。
2025-01-13 10:15:15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通關便利化是外貿企業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也是促進外貿穩增長的主要助力。請簡要介紹一下海關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年在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方面,海關還將有哪些新的動作?謝謝。
2025-01-13 10:20:05
王令浚:
謝謝您的提問,請我的同事林少濱先生回答。
2025-01-13 10:22:22
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負責人 林少濱:
謝謝記者的提問。便利就是效率,效率就是金錢。通關每快一分鐘、每省一分錢,就是為外貿企業發展增一份力、加一把勁。一直以來我們堅持“企業有所呼、海關有所應”,持續推進海關監管服務創新,努力打造安全、便利、高效的通關環境。通關便利化措施概括起來是3個字:優、簡、快。
優,就是優流程、優服務。持續優化進出口貨物通關模式改革,推行快速通關的“綠色通道”,助力企業進出口跑出“加速度”。例如,我們在廣東省推行“組合港”(“一港通”)便利通關模式,優化海關通關和港口調撥等多個環節的銜接流程,實現途經樞紐港和支線港間轉運的進出口貨物全年不間斷流轉和全天候直裝,進口主要環節從11個減少到8個,出口主要環節從14個減少到10個,據我們測算,貨物平均堆存期由原來的5-7天縮短到2天以內。對于低風險的合規貨物來說,從申報到放行,現在可以實現全程網上操作,基本實現了讀秒通關。
簡,就是簡單證、簡手續。我們積極推動大幅精簡進出口環節需要驗核的監管證書,并基本實現了網上驗核。結合“高效辦成一件事”,我們做了一些改革,比如青島海關把涉稅化驗和涉檢化驗合二為一,提高進口燃料油的通關時效,儲油罐的周轉能力提升30%以上。我們還不斷簡化業務辦理方式,現在企業基本上都可以通過國際貿易的“單一窗口”做到通關“一站式”辦理。近期,我們還取消了跨境電商海外倉備案手續,企業只需完成報關單位備案和跨境電商企業備案,就立即可直接開展業務。總而言之,我們爭取能簡就簡、應簡盡簡,目的就是讓企業通關簡便再簡便。
快,就是作業快、檢查快。通關便不便利,說到底就是看通關快不快。我們通過智慧海關試點“遠程屬地查檢”改革,通過視頻連線“千里眼”實施遠程查檢,可以讓單票查檢作業時間壓縮90%。我們推行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可壓縮企業通關時間80%。我們對進口大宗礦產品以及原油等實施“智慧檢驗檢疫”“先放后檢”等改革試點,例如湛江海關對進口鐵礦石實施“智慧檢驗檢疫”模式,每批貨物通關時間減少15個小時,需要企業配合的作業量減少95%以上;我們還在烏魯木齊、蘭州海關開展進口鐵路運輸銅精礦目的地檢驗試點,通關時間由原來的150-200小時縮短到30小時以內。
促進通關便利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我們將繼續組織推進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還準備出臺專門的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政策措施。總而言之,讓外貿企業通關更加省時、省錢、省心、省力。
謝謝。
2025-01-13 10:2臺北汽車材料5:37
新京報記者:
近年來國家對區域協調發展作出了水箱精系列部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任務也包含“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增強區域發展活力”。請問去年我國各區域進出口表現如何?各區域對穩定國家外貿大盤子發揮了怎樣的作用。謝謝。
2025-01-13 10:28:41
王令浚:
去年我國各大區域的進出口得到了均衡發展,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這個問題請我同事呂大良先生回應。
2025-01-1VW零件3 10:29:08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 呂大良: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新年首次見面,祝各位記者朋友新年好!
2024年,我國外貿質升量穩,是“全國一盤棋,各地齊奮斗”干出來、拼出來的。東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優勢互補、各展所長,進出口全部實現了增長。
其中東部地區繼續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全年進出口34.95萬億元,增長5.4%,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79.7%,合計進口了全國超過85%的原油和汽車零件消費品,出口了8成以上的勞密產品、家用電器和鋰電池。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不斷加速,灣區內地9市進Benz零件出口增長10.1%,拉動全國進出口增長1.9個百分點。東部地區也是海洋經濟發展的先鋒隊,船舶出口增長60.8%,海上鉆井平臺出口增長1.2倍,二者占全國的比重都超過9成。
中西部地區也日益走向開放前沿。2024年進出口7.65萬億元,增長4%。中西部地區在積極、有序承接產業轉移中不斷實現開放發展,加工貿易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達到25.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4個百分點。更多的國際元素正在走進內陸腹地的日常生活。新西蘭的毛肚、越南耗兒魚等,經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冷鏈運輸,登上了我們的火鍋菜單;泰國的榴蓮、老撾的香蕉等經過中老鐵路入境,豐富了大家的水果選擇。
東北地區的開放水平也進一步提升。進出口規模連續4年創新高,2024年達到1.25萬億元,增長1.6%。其中,出口增長8.1%,快于全國出口1個百分點。東北老工業基地生產研發能力強的產業優勢進一步發揮,工程機械出口增長10.5%,家用電器增長了14.4%,電氣控制裝置出口增長9%。值得一提的是,東北地區冰雪經濟產業持續發力,對德國、意大利、荷蘭出口的滑雪鞋服和滑雪板都成倍增長,為我國外貿增添了新亮色。謝謝。
2025-01-13 10:29:26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
請介紹一下進口的情況。我們關注到,去年下半年我國進口弱于出口,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與國內需求不足有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作為2025年要抓好的九項重點任務之首。請問對我國未來的進口,我們持有何種預期?謝謝。
2025-01-13 10:36:03
王令浚:
請呂大良先生回答。
2025-01-13 10:36:20
呂大良:
感謝記者對我國進口的關注。2024年,我國進口18.39萬億元,增長2.3%。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去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口增速高于全球1個百分點,預計全年繼續保持第二大進口國地位。
進口不僅對國內經濟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帶動了相關國家共同發展。從國內看,我國進口需求穩步增長,規模不斷擴大,不僅滿足了國內生產需要,也豐富了消費選擇。2024年,我國國內工業生產穩中有升,電子元件進口增長10.1%,半導體制造設備進口增長21%,電腦零部件進口增長62.6%。從大宗商品看,用量來衡量,鐵礦砂進口量增長4.9%,天然氣進口量增長9.9%,煤進口量增長14.4%。同期,我國消費市場平穩增長,許多民生消費品進口需求較為旺盛,比如服裝進口增長5.6%、水果增長8.6%、葡萄酒進口增長38.8%。
上個月,也就是12月,由于臨近元旦、春節,我國進口消費品1678.2億元,創近21個月新高,同比、環比分別增長3.9%和14.4%。
從國際來看,我國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超大規模市賓利零件場潛力持續釋放,不僅為外貿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源頭活水,也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多機遇,共享中國市場。2024年,我國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口9.86萬億元,增長2.7%,占進口總值的53.汽車材料6%。去年12月1日,我國給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帶動當月自相關國家進口增長18.1%,較前11個月加快5.8個百分點。
關于去年下半年的進口表現,我們認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影響比較明顯,去年下半年,我國大宗商品進口德系車材料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像原油、鐵礦砂分別下跌了9%和16.7%,這些都會體現到進口的增速上。此外,一些國家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出口管制措施,無端限制一些產品對華出口,否則我們會進口得更多。
關于今年的進口,我們認為增長空間還是很大的。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國市場容量大、梯次多,蘊藏巨大潛力,更重要的是我們堅持積極主動擴大進口,與世界分享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到2030年,僅自發展中國家累計進口就有望超過8萬億美元。相信隨著國內需求全方位擴大,自主汽車零件貿易商開放、單邊開放有序擴大,中國大市場必將為世界提供更大機遇和更多選擇。
謝謝。
2025-01-13 10:37:01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我們注意到,近年來,我國外貿“朋友圈”越來越大,想請問一下,2024年我國外貿對不同貿易伙伴都有哪些比較突出的亮點?謝謝。
2025-01-13 10:38:06
王令浚:
謝謝您的提問。中國倡導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貿易伙伴遍布五湖四海,前面我說過,我們是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也就是前三名。而且這個數量還在呈增加的趨勢。去年,無論是對新朋友,還是老伙伴,我們的外貿都有亮眼表現。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占我國進出口的比重首次超過了50%。去年,我國對共建國家進出口增長6.4%,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0.3%,其中出口、進口分別增長9.6%、2.7%。沿著“一帶一路”這條惠及世界的“幸福路”,“中國制造”有效對接共建國家生產、消費需求,共建國家的特色優質產品也絡繹不絕地進入中國市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了10萬列,即去年11月15日從重慶開往德國杜伊斯堡的班列是第10萬列,這一新時代的“鋼鐵駝隊”繪就了新的絲路畫卷。
大部分貿易量來自于東盟等新興市場。我國不斷推進東亞合作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與東盟產業鏈合作,對東盟連續9年進出口保持增長,連續5年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金磚合作機制不斷發展壯大,我國對其他金磚成員國和伙伴國進出口增長5.5%;此外,我國持續同拉美、非洲、中亞五國、中東歐等加強經貿合作,對其進出口分別增長7.2%、6.1%、7.2%、7.5%。上述市場對我國外貿增長的貢獻率近6成,成為推動我國外貿增長的重要力量。
對歐盟、美國等傳統市場也保持增勢。歐盟是我國消費品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也是我國機電產品第一大出口市場。雙方經貿聯系密切,不斷拉緊了中歐利益共同體的紐帶,2024年雙邊貿易增長1.6%,其中對法國、西班牙、匈牙利分別增長2%、4.5%、12.9%。同期,中美貿易增長4.水箱水9%,與我國貿易整體增速基本持平,我們從美國進口農產品、能源產品、藥品、飛機,對美國出口服裝、消費電子、家用電器等,實現了互利共贏。謝謝。
2025-01-13 10:38:22
大象新聞記者:
我們關注到,在上個月,海關總署推出了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通關便利的16條措施。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主要內容?今年圍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海關還將有哪些新的穩外貿舉措出臺?謝謝。
2025-01-13 10:49:09
王令浚:
請林少濱先生回答。
2025-01-13 10:49:35
林少濱: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2024年,中國外貿巨輪乘風破浪,離不開政策提供的強勁推力。從促進外汽車零件進口商貿穩定增長若干措施等增量政策的及時推出,到各項存量政策疊加持續發力,政策紅利效應不斷釋放。為外貿發動機強勁運行注入高質量“政策燃料”。剛才這位記者也提到了,海關總署前期出臺了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通關便利的16條措施,目的就是形成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合力。
為出臺16條措施,我們做了大量準備工作,進行了大量實地調研。我們進工廠、上車間,聽企業的訴求,問企業的難處,力求政策措施能夠疏通企業的痛點、難點、堵點。總的來說,這些措施圍繞以下“三個新”發力。下面,我作簡要介紹。
一是培育新業態。主要是優化跨境電商監管模式,拓展保稅維修、保稅再制造等“保稅+”新業態,大力支持邊民互市貿易健康規范德系車零件發展,進一步拓增量,做大外貿總盤子。
二是塑造新優勢。優化進口貨物通關模式改革,重點保障能礦產品和農食產品的進口,進一步便利汽車等產品擴大出口,讓這些在我國外貿總量中占比靠前的貨物更好更快地進出,將節省的時間和成本轉化為進出口企業的競爭優勢,穩住外貿基本盤。
三是激發新活力。進一步拉長高級認證企業(AEO)便利措施清單,優先安排快速通關、優先檢查等AEO專屬福利。擴大主動披露政策的適用范圍,幫助企業用好用足稅收優惠政策,千方百計幫助外貿企業提能力、穩預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進行了明確部署。下一步,海關將進一步牢牢把握“穩”的大局,充分激發“進”的力量。在“穩”的方面,我們加力抓好已有政策措施的落實和跟蹤問效,聚焦企業的痛點、難點、堵點,適時推出更多更有針對性的穩外貿措施。在“進”的方面,我們繼續全面深化海關改革,充分釋放發展潛力,出臺新一輪支持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舉措,推出海關對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監管辦法,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農食產品檢驗準入三年專項行動,持續為中國外貿這艘巨輪揚帆遠航輸送不竭動力。
謝謝。
2025-01-13 10:50:00
Skoda零件彭博新聞社記者:
CCTV報道指出中國的出口增長至25.5萬億元,中國的貿易順差在去年增長至7萬億元,這些出口和進口上的貿易差額是否會加劇貿易保護主義,汽車冷氣芯以及在新的一年,中國的出口和貿易順差是否繼續增加?謝謝。
2025-01-13 10:54:28
王令浚:
謝謝您的提問。關于這個問題,其實我在去年10月14日第三季度外貿進出口賓士零件數據發布會上也作了一些介紹。我覺得有這樣幾點:第一,中國不追求貿易順差,具體的出口、進口規模和貿易差額是國際供需關系、產業分工、市場競爭等綜合因素的結果,不是什么人為的。第二,中國的貿易順差占GDP的比重處于合理區間,相對于歷史高點已經明顯降低,也低于世界上其他一些主要出口國家。第三,一些國家濫用出口管制,限制對中國的出口,我想進口甚至想進口更多,但你不讓我進,你卻對貿易順差過度焦慮,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
這里我再補充一點,中國積極主動擴大進口,連續7年舉辦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有序擴大單邊開放,有序擴大市場準入,主動降低關稅水平,推動進口值不斷創歷史新高,讓更多國家、更多企業共享了中國市場機遇和發展成果,也推動了中國貿易更加平衡的發展。
針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貿易組織在《2024年世界貿易報告》中指出,保護主義加劇將損害所有經濟體的增長前景。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不移的擴大開放,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始終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用開放的決心、務實的舉 TC:osder9follow7
發佈留言